亚太股份:汽车电子获重要突破,自主品牌全面崛起
亚太股份(002284)关于收到新产品开发通知事件点评:汽车电子获重要突破 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类别:公司 机构: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邵将 日期:2021-12-20
一、事件概述
2021 年12 月17 日公告表明,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汽车”)的定点通知,公司将作为长城汽车的零部件开发和生产供应商,开发和生产 M6 车型的 ESC 产品。
二、分析与判断
核心产品取得重要突破,公司有望成为自主品牌车企汽车电子核心供应商公司斩获长城汽车重点车型平台核心汽车电子产品定点,有望成为中国自主品牌车企汽车电子核心供应商。公司获得长城M6 车型平台ESC 电子产品定点,此前已获风骏5/7 及P06 车型平台ABS 项目定点、EC01 车型的ABS 及EPB 项目定点,以及CHB025A车型平台ABS 和EPB 定点。我们认为此次ESC 产品定点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具备“里程碑”式的意义,意味着公司汽车电子产品取得历史性突破。ESC 作为核心汽车电子产品主要由外资Tier1 供应,而ESC 的规模化量产能力及项目配套经验有望成为公司进一步实现线控制动产品、以及整套ADAS 解决方案项目定点的重要“能力背书”。公司汽车电子产品持续获得头部自主品牌认可,预计在“缺芯”及“自主可控”的趋势下,头部自主车企的“示范效应”有望令公司成长为中国汽车电子核心供应商。
公司汽车电子业务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有望成为中国制动领域的“博世”
自主品牌全面崛起,公司汽车电子产品定点持续落地,有望成为中国制动领域的“博世”。公司ABS/EPB/ESC 等汽车电子产品相继获得核心自主品牌认可,基础制动产品为国内一线龙头。此外公司前瞻性布局ADAS 及轮毂电机业务,可以为整车厂提供全栈式制动产品解决方案,从而进一步带动公司汽车电子产品放量。公司当前已与一汽、东风、长城、上汽、吉利、长安等主机厂展开紧密合作。后续公司有望在成本、本地化服务以及系统级解决方案能力上具备显著优势,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成为中国制动领域的“博世”。
三、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实现营收34.5/41.9/54.7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70/1.22/1.99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1-2023 年PE 为101/58/36 倍。公司汽车电子产品持续放量,业绩有望重回历史高位水平,作为中国制动行业龙头有望享有估值溢价,维持“推荐”评级。
四、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毛利率低预期,新品拓展不及预期,汇率风险等。
亚太股份(002284)关于收到新产品开发通知事件点评:自主品牌全面崛起 核心供应链永不缺席
类别:公司 机构: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邵将 日期:2021-12-15
一、事件概述
2021 年12 月14 日,公司公告,公司近日收到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产品开发通知书,公司将作为长城汽车的零部件开发和生产供应商,开发和生产CHB025A 车型电子驻车控制单元产品和制动防抱死控制单元产品,以及EC01 车型电子驻车控制单元产品。
二、分析与判断
汽车电子产品持续获得头部自主品牌认可,“缺芯”及“自主可控”下核心零部件进口替代有望提速
公司在长城内部实现重点车型平台核心汽车电子产品项目定点,自主核心零部件进口替代趋势已现。公司实现长城风骏5/7 及P06 车型平台ABS 项目定点、EC01 车型的ABS 及EPB 项目定点,以及CHB025A 车型平台ABS 和EPB 定点。长城作为国内核心自主品牌整车厂,其核心车型汽车电子产品对国内供应商采购采购力度加大。预计在“缺芯”及自主可控下,国内制动领域龙头公司汽车电子业务进口替代有望提速。进口替代过程中,公司利用传统制动业务丰富且优质的客户结构,逐渐向线控制动产品升级,实现单位客户单车价值量的大幅提升。
自主品牌崛起,公司汽车电子产品线完备,有望成为中国制动领域的“博世”
自主品牌全面崛起,公司汽车电子产品线储备丰富,有望同自主车企实现“伴随式”
成长,成为中国制动领域的“博世”。公司不断加大汽车电子产品研发投入,当前已与一汽、东风、长城、上汽、吉利、长安等主机厂展开紧密合作。公司近期黑河冬季试验团队再次启程,开始为期三个多月的冬季标定试验工作。试验项目涵盖一汽、东风、长城、上汽、吉利、长安等主流自主主机厂。标定项目为亚太汽车电子、智能驾驶、轮毂电机等近60 辆车的试验匹配任务,匹配任务远超往年。产品涉及由亚太股份自主开发的第四代ESC、EPBi、iEHB、EBB 等线控制动系统和第三代的智能驾驶产品,并且还有不同功能配置和适应不同档次车型的线控制动系统。预计公司未来在汽车电子产品品质、技术水平将实现重大突破,汽车电子市场占有率将大幅提升。公司有望同自主车企实现“伴随式”成长,成为中国制动领域的“博世”。
三、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实现营收34.5/41.9/54.7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70/1.22/1.99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1-2023 年PE 为106/61/37 倍。公司汽车电子产品持续放量,业绩有望重回历史高位水平,作为中国制动行业龙头有望享有估值溢价,维持“推荐”评级。
四、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毛利率低预期,新品拓展不及预期,汇率风险等。